南京老工业区功能性旅游好玩地方不少,此次出台意见中特别指出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发展工业旅游等产业,那么目前南京有哪些工业旅游点?它们的现状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专业名企工业游记者首先来到了位于中华门附近的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这也是在南京知晓率颇高的一处工业旅游点。2007年9月19日开园的1865产业园,所在地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旧址,园区有9幢清代建筑、19幢民国建筑,如今被打造成了南京文创产业的聚集地。名企工业游机构另一处位于市区,以老厂房为基础打造而成的工业旅游点是越界·梦幻城,这个今年年初刚刚开放的创意产业园号称是省内首个智慧型文创园区和时尚娱乐目的地。该园区是南京工艺装备厂的改建更新,这座老厂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记者了解到,园区目前主要行使创意办公、文艺演艺和综合服务三大业态,此外,“明星一条街”将把中国文化名人、影视界明星的手印、脚印收集在园区内,打造好莱坞式的“中国明星星光大道”。
企业本身有品牌,有知名度。企业整个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么高科技类产品(如卫星发射基地、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要么是公众所关心的,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化产品(啤酒、汽车等),能满足游客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而对于介于二者中间的生产企业则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企业开展工业旅游与产品生产不发生冲突,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不大或者开展工业旅游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打造品牌、进行宣传、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收益。专业名企工业游企业出于对商业机密方面的考虑。企业对于游客安全方面的考虑等等。工业游的发展方向,橱柜行业的工业游活动还只是作为营销活动的一种,处于店家花钱买单,邀请客户参观的阶段,随着橱柜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希望能够发展到工业游的更高阶段,加入城市工业旅游路线,成为橱柜企业创收的一个新途径。名企工业游机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挖掘企业优势并将之发挥到极致,这是所有营销活动的基本思想。对于工业基础较好的企业,很容易借此上位,是为橱柜企业营销活动的又一新方法、新途径。
旅游资源分类是进行资源普查和评价的依据,直接关系着旅游资源的保护、后期重点旅游产品的选择和旅游产品开发次序的确定。关于旅游资源的分类,孙文昌、周进步、阎守邕、傅文伟、郭康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着眼于资源的属性,且多是在自然、人文二分法下对旅游资源进行不同等级的细分。在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中多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作为标准。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工业旅游资源是工业旅游发展的基础。 专业名企工业游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活动,在近代和当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工业文明物质和精神成果。这些工业历史遗产和当代工业文明成果对于人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会对传统工业区重获新生、实现从“工业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发挥重要的作用。名企工业游机构为便于对工业游进行研究、开发、资源保护,有必要对工业旅游资源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工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业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工业旅游行业管理与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工业旅游资源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对工业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中,佟春光将工业企业的旅游资源划分为:①生产场景。包括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和生产劳动场面、典型的生产工艺及加工状态、某个产品的加工和制造过程。②科研与产品。包括企业产品的研发条件和企业产品的研发成果。③历史与文物。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不同时期对国家的贡献、具有历史社会意义的老厂房老建筑、企业职工社区、企业对外交往及合作、企业著名人物等。
金陵船厂、尧化地区加快搬迁,意见指出,南京将结合片区实际情况,对老工业区内工业企业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施异地迁建、就地改造和依法关停等,努力探索各具特色的搬迁改造方式。专业名企工业游其中,对符合南京产业准入要求的项目,引导企业按照产业类别向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在搬迁中实施改进提升;对符合片区功能定位的企业,按照适应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实施就地改造升级,优化企业生产流程和布局,提高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对污染严重、环境风险及安全隐患突出,难以通过就地改造达到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的企业,坚决依法关停,按照拆迁方式处置。名企工业游机构此外,加快金陵船厂和尧化地区重点企业搬迁工作,启动南化转型发展实施计划,实施扬子石化延长产业链提质增效、金陵石化油品升级改造计划;加大南钢、梅钢去产能工作力度,按照全市压减钢铁产能目标,引导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节能环保标准。
798厂区的创意模式,鼎鼎有名的798艺术区,堪称国内工业旅游发展的一个典范,也是探讨国内工业旅游发展不可能绕过的话题。798艺术区的前身是“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2000年12月,该厂区多家分厂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资产重组,大量厂房被闲置。专业名企工业游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租用了一处12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并将其改造成为前店后公司的模式。罗伯特有很多艺术家朋友,他们在参观罗伯特的公司时纷纷看中这里的宽敞空间和低廉租金,于是陆续有艺术家租下了厂房作为工作室、画室、展示间、陈列室。名企工业游机构最终这里发展成为北京市地标类文化产业园区,酒吧、餐厅、咖啡店、书店、画廊等经营场所点缀其中,这种模式也带动了国内一大批形形色色的“文化创意园区”。尽管研究工业旅游“言必谈798”,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其中一些问题——798园区早期完全是自发形成、自主规划的产物,而后期随着园区的名声鹊起,大量资本进入了园区,短时间内就炒起了园区地价,并拉高了园区内的消费。同时经过多次整改修缮,目前的798厂区一片簇新,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古朴沧桑气息和创意感,在本来的主要游客群体、主要消费者群体——本地附近居民和在京大专院校师生中,798园区的美誉度开始出现下降。如何在引进资金促进发展的同时,尽量让创意工业园区保持原有风貌和品牌形象,这需要长期稳定的规划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