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分类是进行资源普查和评价的依据,直接关系着旅游资源的保护、后期重点旅游产品的选择和旅游产品开发次序的确定。关于旅游资源的分类,孙文昌、周进步、阎守邕、傅文伟、郭康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着眼于资源的属性,且多是在自然、人文二分法下对旅游资源进行不同等级的细分。在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中多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作为标准。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工业旅游资源是工业旅游发展的基础。 专业企业游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活动,在近代和当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工业文明物质和精神成果。这些工业历史遗产和当代工业文明成果对于人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会对传统工业区重获新生、实现从“工业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游价格为便于对工业游进行研究、开发、资源保护,有必要对工业旅游资源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工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业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工业旅游行业管理与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工业旅游资源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对工业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中,佟春光将工业企业的旅游资源划分为:①生产场景。包括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和生产劳动场面、典型的生产工艺及加工状态、某个产品的加工和制造过程。②科研与产品。包括企业产品的研发条件和企业产品的研发成果。③历史与文物。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不同时期对国家的贡献、具有历史社会意义的老厂房老建筑、企业职工社区、企业对外交往及合作、企业著名人物等。
工业旅游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比较兴盛。但在国内,工业旅游仍相对冷门。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5年全国工业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3亿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100亿元。同期旅游总人次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13万亿元,相比较而言,工业旅游在其中占比分别不足4%,可见中国工业旅游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专业企业游为了发掘中国国内工业旅游的发展潜力,在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上,包括蓝裕文化合作企业张裕在内的45家来自全国重点工业城市旅发委、旅游局,大型工业企业,景区和相关机构联合发起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体(联合体)。商丘企业游联合体定位为全国性、综合性、非营利的旅游联合组织,试图成为工业旅游发展专门平台,促进中国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从企业宣传过渡到创意体验,事实上,张裕集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工业旅游计划,推出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并持续兴建了八大酒庄、一个博物馆和一个葡萄酒城。游客可通过专门参观通道,了解整个生产线,了解葡萄酒是怎么生产的,体验葡萄酒,DIY自己的产品,参观酒文化博物馆,系统了解张裕葡萄酒及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张裕的每个项目都非常成功,单个项目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收入在6000万左右。
金陵船厂、尧化地区加快搬迁,意见指出,南京将结合片区实际情况,对老工业区内工业企业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施异地迁建、就地改造和依法关停等,努力探索各具特色的搬迁改造方式。专业企业游其中,对符合南京产业准入要求的项目,引导企业按照产业类别向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在搬迁中实施改进提升;对符合片区功能定位的企业,按照适应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实施就地改造升级,优化企业生产流程和布局,提高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对污染严重、环境风险及安全隐患突出,难以通过就地改造达到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的企业,坚决依法关停,按照拆迁方式处置。企业游价格此外,加快金陵船厂和尧化地区重点企业搬迁工作,启动南化转型发展实施计划,实施扬子石化延长产业链提质增效、金陵石化油品升级改造计划;加大南钢、梅钢去产能工作力度,按照全市压减钢铁产能目标,引导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节能环保标准。
江南水泥厂民国历史风貌区推进中,另外两处南京人比较熟悉的工业旅游点是江南水泥厂和浦口火车站。专业企业游据南京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南水泥厂老厂区此前就已经规划打造成为“民国文化公园”,目前在环境评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未来江南水泥厂将分为抗战文化史迹区、民国建筑荟萃区、工业遗产保护区这三大功能区,有文化展览用地和商业酒店混合用地。水泥厂将建“抗战展览馆”和京特故居陈列馆,展现国际友人在南京保卫战至“大屠杀”期间,保护中国难民、伤兵的史实。记者看到,有网友根据原址老照片对比发现,当年水泥厂原建筑物基本都在。水泥厂锥顶小黄楼、水泥厂难民医院等16座民国建筑将保留原风貌。企业游价格据今已有102年历史的浦口火车站满载着民国历史与文化。据了解,浦口区今年将投资37亿元,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开发,按历史照片进行原样修复,并将火车站主体大楼改造成铁路文化博物馆。
工业旅游抢眼丝绸产品吸金,嘉陵江边,一根数千年年轮的桑树乌木,述说着南充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其背后毗邻的六合老厂,尽显百年老厂的风姿。一条小火车铁轨伸向高坪区都京街道“四川六合”厂区。铁轨尽头,一辆小火车静静地卧在铁轨上,似迎接四方游客。专业企业游 “目前博物馆的建设已进入扫尾,两天后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宾。”南充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陆大金告诉记者,该条铁轨及小火车,成为我市即将问世的又一家工业博物馆的标志。商丘企业游 “博物馆具有多方面优势,相信会成为南充丝绸的另一张名片!”“四川六合”老总任立荣说,游客从嘉陵江“锅炉码头”上岸后,乘坐小火车进入厂区,在参观现代丝绸生产的同时,还可通过老建筑、老照片、老桑树等,了解古老的丝绸生产工序,并从中获取各自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