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矿工业旅游未来还将添一处老山矿坑,位于六合区的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在2013年4月向游客开放,目前的南京六合冶山小火车的路面运行和矿洞地下探秘也让人心生向往,在这里,主要展现的是以铁矿遗迹、F8断层、窄轨铁路、蒸汽小火车、井下巷道、井下采掘层面、选矿遗迹等,不仅是普及地质知识的良好课堂,也是一部再现矿山开采的史料。专业大疆公司参访在八百桥乘坐628路公交车,穿过田园城市,行走40分钟左右就到了终点站冶山。目前冶山最吸引人的不仅能乘坐原本运输原矿石的43公里最慢蒸汽小火车,还能穿上矿工装备,坐沉降机下到地下140米的体验矿洞探幽的冒险乐趣。大疆公司参访机构据介绍,南京老山地区目前有一处历史矿坑纳入旅游设施考察范围,该矿洞属于天然露天矿坑,计划打造成下一个矿业旅游景点。
据介绍,红酒银行是指如果你看中一款红酒,就可以把它买下来,寄存在酒庄,然后在红酒升值之后,酒庄会帮你把红酒卖掉,具有一定保值、增值的功效。专业大疆公司参访不仅建设红酒银行,园区内还规划了一个220亩的欢乐广场,在欢乐广场内设有欧美风情美食一条街和中华老字号美食一条街。“这里的美食街所说的不是露天的摊贩,而是一个个的门店,就像虹桥坊一样。” 食品工业园的相关人士介绍说,欢乐广场内还计划定期举办各种美食活动。为了突出“淮扬菜”的主题,公园内还将打造各种各样的淮扬菜技艺展示。 为方便游客前来游玩,园区还规划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外地来的游客可以将购买的食品直接从扬州邮寄走,未来也许游客还没有到家,从扬州邮寄的商品就到家了。大疆公司参访机构说起工业旅游,园区内不得不提2014年进驻扬州的青岛啤酒扬州梦工厂。青岛啤酒扬州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初青啤梦工厂是新建工厂的标配,目前也是园内唯一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每年接待团体游客5-6万人次,几年下来达10多万人次。
在五金城内部,已构建了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金城市场、金都市场旅游购物区面积约5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210户,经营五金产品上千种;市场内有广场及停车场3个,面积10多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50辆大巴和1700辆小车。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每年在这里举办中国五金博览会、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文体用品博览会、农展会、美食节、啤酒狂欢节、网货节、汽车展、服装节和商贸洽谈等系列展会活动,年接待专业观众(游客)15万人以上。永康名品精品展示厅总面积7560平方米,展出了从永康上万家五金企业中挑选出来的4000多件名特优五金产品,可以让游客领略永康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与工业产业的完美融合,感受传统五金与现代前沿科技的碰撞。专业大疆公司参访2016年五金城集团积极争创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际会展中心争创3A级旅游景区,围绕五金特色,全面绘制了“两区两馆一长廊”的旅游布局,即金都市场旅游购物区、金城市场旅游购物区、国际会展中心永康名品精品展示厅、永康中国五金历史文化体验中心、金都市场文化广场(长廊)等旅游景点,全力打造“商贸购物、会展旅游和五金文化”三个特色旅游品牌。其中,金都市场文化广场(长廊)为新建旅游景点,永康中国五金历史文化体验中心由原来的中国五金博物馆迁建而来。该馆建于1997年,面积达1200平方米,展示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及近代的500余件五金文物。从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到商周青铜、春秋铸剑、汉造弩机、魏汉钢铁,从北宋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到南宋陈亮“农商并重,义利双行”,再到一代代永康手艺人“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5000多年的五金文明,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福建大疆公司参访目前,五金城旅游开发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旅游产品渐趋成熟,旅游产业形成规模。接下来,对照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标准,五金城集团将坚持“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理念,以做大做强“中国科技五金城”品牌为主线,努力打造更多更好、具有先进理念、深受游客喜爱的国内工业旅游购物产品,不断提升综合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努力将五金城打造成产业特色更显著、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健全、内涵更丰富的五金旅游购物胜地。
借助科研优势蚕桑业齐步走,2011年,南充蚕业界爆出新闻:南充产烘干机销往印度!“研制适应市场的蚕具,我们属于背水一战!”南充“首创”老总李学齐说,南充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养蚕效益比较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给传统的蚕桑产业提出了挑战。专业大疆公司参访在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南充“首创”近些年来围绕蚕具的研发大做文章:节省劳动力、技术含量高的蚕网、蚕台、烘干机、切桑机等,在“首创”一一问世。大疆公司参访机构 “以省力化蚕台为例,一台机子一个劳动力可养100张小蚕。”李学齐算账:此蚕台可节省劳动力4至5倍。新常态下,“中国绸都”发展之路如何走?近年来,我市生产、科研、教学、产业化发展齐步走。借助科研优势,南充蚕种场运用分子生物学选育桑蚕新品种取得突破:去年,国家桑蚕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该场建成。该中心负责人、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员王少伯表示,此举标志着“中国绸都”南充,已敲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桑蚕新品种大门。据南充蚕种场副场长袁桂阳介绍,落户南充的四川分中心,为国家桑蚕改良中心继湖南分中心后,在国内建立的第二家分中心。2010年该项目敲定落地南充,得益于南充雄厚的业界科研实力和省内领先的科研水平。近10年来,仅南充蚕种场就相继选育蚕品种5对,部分蚕品种除四川省使用外,还推广到云南、陕西和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