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消费者参观工厂,展示规模化生产基地,规范化管理,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信赖,扩大品牌的影响力。通过零距离体验,了解对产品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的严格把关,体验优质产品的品质。让消费者多了解产品是正规企业生产的,体现工厂的实力、生产规模和管理优势,实现口对口宣传。专业亲子游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让强大的工厂实力说话,在蓝海里竞争。深入灌输“体验式消费”概念,同时总结经验,把“体验式消费模式”作为企业的特色销售模式,拉开和所有品牌的差距,显示工厂在业内的领导地位。通过走进工厂,在现场造势,让消费者能感受到活动气氛,认知公司的实力,促进现场成交。既然是这么好的活动那为什么推行的企业只在少数?专家分析,工业旅游本身,展现的是企业的一种透明度。让工业旅游走进车间厂房,让其在众目睽睽之下生产,这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底气,更需要勇气。现实中,部分企业还没有这样的胆量。亲子游机构从供给方看,工业旅游主要是追求形象效益和经济效益;从需求方来看,求新、求异、求知、求乐是参加工业旅游重要的动机,参加工业游不仅看得见,而且摸得着,了解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旅游之中增长知识。比作广告花钱少,却比作广告的效果好。有这种好事哪个企业不愿意干,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工业旅游”的真正原因。
南京老工业区功能性旅游好玩地方不少,此次出台意见中特别指出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发展工业旅游等产业,那么目前南京有哪些工业旅游点?它们的现状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专业亲子游记者首先来到了位于中华门附近的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这也是在南京知晓率颇高的一处工业旅游点。2007年9月19日开园的1865产业园,所在地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旧址,园区有9幢清代建筑、19幢民国建筑,如今被打造成了南京文创产业的聚集地。亲子游机构另一处位于市区,以老厂房为基础打造而成的工业旅游点是越界·梦幻城,这个今年年初刚刚开放的创意产业园号称是省内首个智慧型文创园区和时尚娱乐目的地。该园区是南京工艺装备厂的改建更新,这座老厂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记者了解到,园区目前主要行使创意办公、文艺演艺和综合服务三大业态,此外,“明星一条街”将把中国文化名人、影视界明星的手印、脚印收集在园区内,打造好莱坞式的“中国明星星光大道”。
鲁尔区:从产业集聚区蜕变至高雅文化,鲁尔区曾经是德国的煤矿区,凭借五百万的居住人口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聚集区之一,如今其文化景观的分布密度也在整个欧洲大陆中名列前茅。鲁尔艺术博物馆群构成了全球现代艺术博物馆最为密集的景观带:20家博物馆分散在15个城市,彼此间仅仅相隔几公里。专业亲子游即便如此,它们也仅仅只是200多家博物馆分布网中的冰山一角,这一切都帮助鲁尔区成为一个更为重要的崭新的文化区,同时它丰厚的工业遗产也会被人们永世铭记。高炉、储气罐与提升井架这些工业遗产作为那个年代的象征巍然耸立。至今,鲁尔区的工业元素依然挥之不去,即便这里已经不再运输煤炭,取而代之的是话剧、音乐、绘画、舞蹈、表演等的文化活动。亲子游机构在这条工业文化路线上至今仍保留着工业区昔日的辉煌:这是一条长达400公里的环形路线,纵贯鲁尔区,从杜伊斯堡延伸至哈姆和哈根,沿途分布着54处该地区工业历史和现状的珍贵见证。
借助科研优势蚕桑业齐步走,2011年,南充蚕业界爆出新闻:南充产烘干机销往印度!“研制适应市场的蚕具,我们属于背水一战!”南充“首创”老总李学齐说,南充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养蚕效益比较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给传统的蚕桑产业提出了挑战。专业亲子游在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南充“首创”近些年来围绕蚕具的研发大做文章:节省劳动力、技术含量高的蚕网、蚕台、烘干机、切桑机等,在“首创”一一问世。亲子游机构 “以省力化蚕台为例,一台机子一个劳动力可养100张小蚕。”李学齐算账:此蚕台可节省劳动力4至5倍。新常态下,“中国绸都”发展之路如何走?近年来,我市生产、科研、教学、产业化发展齐步走。借助科研优势,南充蚕种场运用分子生物学选育桑蚕新品种取得突破:去年,国家桑蚕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该场建成。该中心负责人、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员王少伯表示,此举标志着“中国绸都”南充,已敲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桑蚕新品种大门。据南充蚕种场副场长袁桂阳介绍,落户南充的四川分中心,为国家桑蚕改良中心继湖南分中心后,在国内建立的第二家分中心。2010年该项目敲定落地南充,得益于南充雄厚的业界科研实力和省内领先的科研水平。近10年来,仅南充蚕种场就相继选育蚕品种5对,部分蚕品种除四川省使用外,还推广到云南、陕西和江苏。